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

           “10月20日,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前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应邀来到大芬美术馆为公众带来了题为“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的公益讲座。大芬美术馆馆长刘亚菁、副馆长张可、大芬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非以及众多美术爱好者参加讲座。雷米·艾融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来阐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油画的历史与人类史之间的关系,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了中西方艺术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指出了中国文化对于人类艺术发展史,以致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意义。

 主讲:雷米·艾融(Rémy Aron) 整理:王茂琦   校对:刘忠军


            编者按:10月20日,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中国绘画研究院研究员,前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应邀来到大芬美术馆为公众带来了题为“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的公益讲座。大芬美术馆馆长刘亚菁、副馆长张可、大芬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非以及众多美术爱好者参加讲座。雷米·艾融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来阐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油画的历史与人类史之间的关系,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了中西方艺术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指出了中国文化对于人类艺术发展史,以致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意义。以下是雷米·艾融讲话内容的概括和翻译。

深圳市大芬美术馆报告厅讲座时聚精会神的听众。

绘画是人类的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说起艺术,大家经常谈的是艺术的整体,却忘记了艺术像体育一样,是由各种门类构成的。艺术的表达只能通过各种艺术门类才能实现:如绘画、雕塑、等等。

所以我这里只想说绘画这个艺术门类。

雷米·艾融(Rémy Aron) 《静物》 布面油画  97cm x 200 cm
“我很喜欢画室,因为这里有很多触手可得的天然素材。”

01  雷米·艾融的艺术道路

        我15岁开始学画,那时的我不会任何的绘画技术,也没有任何绘画的知识,我只想用颜色表达我的感受。绘画那时是一种需要,我的创作只能说是“原生艺术”

当我进入了巴黎美术学院的时候,面对的是抽象艺术,在我的导师古斯塔夫·桑齐埃(Gustave Singier)的画室,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然而,我在那里依然学到了某种绘画的感觉。

1972年从巴黎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我开始陆续跟一些画廊合作。但是在那个时期,我对自己的绘画实践很不满意,可以说我常常感到忧郁和迷茫。

雷米·艾融(Rémy Aron) 《窗户》 布面油画  195cm x 97 cm
“这是窗户,我们可以观察它的结构和空间。”
        后来在我的老师罗吉·普兰(Roger Plin)的指导下,我开始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开始大量地写生, 包括人体、动物、风景还有静物。罗吉·普兰可以说是我寻找艺术源泉的道路上的偶遇,但是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真正进入了绘画艺术的大门。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全身心投入到对绘画的认知和爱。后来我又跟画家让·贝尔多乐(Jean Bertholle)结识并合作。这个时期,我大量地参观博物馆,大量地临摹大师的作品,同时进行了一次自我重新认识的探险。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发现了内心深处的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探索自然,并从自然的光和形获得灵感,从而创造属于我自己的构图。这条道路也是我从哪些大师,即便是抽象画的大师的成长道路中看到的,因为在自然与绘画的关系是相当抽象的。就像画家毛里斯·丹尼(Maurice Denis)所说的,绘画“其实是在一块画布上把一些颜色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组合”。绘画就是将特定的颜色在画布的范围内组合起来,而创作就是按照光和影把它们组织起来,达到色彩力量的和谐。无论是中国或者西方的画家,世界是通过光来展现出来的。因此,中西画家都是在探索这个本质。此外,作品也是画家个人的内心生活的足迹或者表达。画家通过作品表达他与世界的关系和他自我的感受。通常,他表达的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自我存在。画家是把绘画当做表达自己情感,表达生活的一种方法。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画家都把升起的朝阳看做新的快乐旅程的开始。画家都知道,无论我们画的是裸体,静物还是风景,它们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镜子,我们只是通过自然表达我们的情感。我特别强调,画家在画画的时候,其实他画的不是东西,而是画家面对光线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景象的情感。

雷米·艾融(Rémy Aron) 《白色室内和红楼》 布面油画  130cm x 165 cm
“这是我对画面进行探索的作品之一,白色系列。画面上所有的形式都是空间的标点符号。”

而且,我听说中国的百科全书将我的创作定义为“空间主义”,就是说通过绘画这个工具去思考空间和光线。我从具象中去寻找抽象,并且从抽象中去寻找具象。所以我可以欣然接受“空间主义”作为我的创作思考的表述。

02 近现代西方艺术发展到当代艺术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回顾一下绘画发展的历史。绘画史和人类文明史是不可分割的。十九世纪时,在画家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去世之后,欧洲的绘画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绘画流派。新的世界艺术史正是在这个时候的法国书写的。

首先,摄影技术的产生,不仅解放了绘画,也给绘画带来了新的威胁。绘画过去确实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生产现实的影像,另外一个则是诗意的表现,即艺术作品的功能。摄影解决了对相似影像的需求,但是它展现出来的影像是平面的,因为摄影是通过一只眼睛来看世界的。人类看世界是包含深度的。正如画家,人看世界是通过思维,随着他的视线所及在空间中随心所欲地漫步。正如塞尚所说“把世界看成三角体、立体和圆柱吧”,我想补充说,不要看成三角形、圆形或者四边形。他也说,画画要包含景深。

在照相机被发明之前,世界的现实都是通过画家的绘画来表现的。然而在摄影里,它还原出来的图形是平面的。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人很上相,就是说在照片上看起来很漂亮,这是说你的平面好看。但实际上,这与事实不一定相符,也就是说立体而言就不一定了。

可是我们也可以说摄影技术激励和解放了绘画。因为在那个时候绘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和照相机在描绘现实上进行斗争,就是充当救火员;要么就要去思考怎么样进一步通过绘画表现出内在更深层的情感。这就是莫奈和塞尚所做的贡献。莫奈的表现方式是用颜色和光的流动来表现个人诗意的情感,而塞尚则曾经是立体主义的先驱,他对空间及物体的几何属性和结构进行了自己独特的探索。

所有重大的艺术流派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诞生在法国的,如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文明的残酷自杀,最具有良知的艺术家都是和平主义者。他们创立了达达主义运动,毅然抛弃了将欧洲最文明的两个民族推向战争的传统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个时候,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917年在纽约展出了《泉》,他的小便池这件作品,并且总结陈词说:“我是艺术家,我愿什么是艺术,它即是艺术”。

从那以后,每个所谓的“概念”艺术家都在发明自己的艺术语言,而我们可以说这种 语言的唯一使用者就是他自己。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艺术的源头就是这个历史时期,同期也产生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诞生和流行。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另外找时间来详谈。

所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以杜尚为始作俑者,一切都可以被称作艺术,再也不需要共同的艺术语言、不需要传统、不需要对大师的热爱,也不需要学习或者遵循任何规律。艺术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人直接面对自己的孤独,并被深深地锁在永恒的沉默之中。

作为画家,简单来说,我对这种在全球泛滥的所谓“当代艺术”,充满了怀疑。因为对我来说,画家的创作是位于两个压力之间的。一方面是传统,即过去大师的沉重和快乐,另一方面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欲望和感受。

雷米·艾融(Rémy Aron) 《红色天空》 布面油画  162cm x 130 cm
“我也喜欢画一些想象的风景画,一种在空间中徜徉视线的游戏。”

我并不是在说这很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很容易偏颇一方。这是绘画这一伟大探险中每天都在经历的斗争,其中偶有欢愉,可是也充满了许多绝望的时刻。可是,我们可以希望有时候能遇到这样的神圣时刻,发现自己处于中庸的位置,并且体会到在自己、世界和事物之间非同寻常的和谐。

03 本世纪将是中国世纪

         我投身绘画50载。15年以来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年,我经常来中国访问艺术家和举办展览。在我看来,在中国绘画是一种高级思想的载体,并且承载着从物质之精神通向永恒问题的功能。而且,中国凭借她的智慧,保持了艺术、哲学、和爱的历史传承。如今,中国跻身于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在她把科学技术作为创造人类舒适生活的必需进步的领域,可是同时赋予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以十分重要的位置。事实上,中国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我们也想重新看到对自然绘画的兴趣。有一些法国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感觉在这里能够真正学习绘画。确实,中国已经汇集了所有让这个世纪成为中国世纪的元素:经济、古老的文化、传承的力量和勤劳的人民。不要忘了,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然后在17世纪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和巴黎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一直到1945年。那个时候,美国强加给了我们与传统决裂的文化实践。现在我想做的就是号召大家一起利用传统的力量,在新的世纪里为我们的艺术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共同回到自然之路,并且用我们画家的眼光来凝视她。

而且,四五年前,我就发现中国将会成为了世界上最生态的国家之一。因为中国人自然地流露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中国的各个风景画流派是中国绘画的精彩的组成部分。

在欧洲,风景画到今天整体来说是被遗忘的。确实风景画在西方诞生很晚。我们是到1860年代才开始关注自然,最早的就是法国巴黎南郊诞生的巴比松画派。我知道,中国艺术家和欧洲艺术家在艺术和精神上的追求肯定是不同的,这一点也可以专门开一个讲座。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保持我们各自的文化之根,并且共同努力为世界绘画开创一个新的起点。

04 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评点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画作通过黑白的色调变化来表现,从而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画和西方绘画中空间表达的不同方式。这也是一个广阔的可以单独讨论的话题。

下面是雷米·艾融先生介绍的作品。

评点:这是法国点彩派构图大师乔治·修拉(Goerges Seurat)的素描稿,
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境界。

评点: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直接通过构图表达着一种纯朴和自然的情感。

点评:中国明代画家王履的作品

点评: 法国立体主义的先驱塞尚的素描稿与中国明代的画家王履的中国画中的形状相似。

评点: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的这幅画是法国十七世纪绘画的巅峰之作。

最后,我要热烈地感谢大芬博物馆和这次讲座的主办方。我将持续关注这个画家之村,还有这里每天都洋溢着的对绘画的热情。

05 主讲人雷米·艾融简介

主讲人:雷米·艾融(Rémy Aron)
男,1952年出生于法国苏雷斯尼

雷米·艾融毕业于巴黎美院,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从1974年以来在法国、欧洲和中国举办和参加众多个展、集体展览以及重大艺术沙龙。

获得的重要荣誉奖项有:

  • 法国政府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 1979年获得委拉斯开兹之家创作奖金(Casa Velasquez);
  • 1982年大巴黎地区议会奖;
  • 1985年法兰西基金会努夫拉尔奖(Prix Nouffard)一等奖;
  • 法兰西美术院艺术大奖;
  • 法兰西艺术家金奖;
  • 泰勒基金会(Fondation Taylor)费南德·柯尔蒙(Fernand Cormon)大奖。

王茂琦根据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先生的讲座《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整理,原载于《大芬美术》杂志2018年第4期《学术沙龙》版块。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和《艺术小宇宙》公众号授权发布,欢迎转发,严禁复制转载;需要转载请申请原作者和《大芬美术》杂志社授权。

Laisser un commentaire

Votre adresse e-mail ne sera pas publiée. Les champs obligatoires sont indiqués av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