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现代”——雷米·艾融用空间凝固时间

来源 Source:艺术中国ArtChina

Cette article en chinois est publié en Chine le 21 juillet 2019 sur le compte public de l’ArtChina, un média consacré à l’art du groupe Chine.com.cn. La publication originale est accessible par ce lien.

展览开幕外景
展厅现场
抽象的几何形体在光影的分割下营造出多维的视觉空间,看似熟悉的静物作品又仿佛凝固在某种沉默的情绪之中,灰色的画面主调上仿佛音符一样跳跃着鲜明的色彩,将情绪、韵律、诗意、光线和空间微妙的融合在一起——这是法国艺术家雷米·艾融(Rémy Aron)笔下在空间中凝固的时间,2019年7月20日,“过去的现代——雷米·艾融个展在798 ICI LABAS艺栈画廊如期而至。
展览开幕部分嘉宾合影(从左到右) Des invités d’honneur au vernissage (de gauche à droite) : Xiang Junqin 邢俊勤,Chao Ge 朝戈,Remy Aron 雷米•艾融,Mimi Ting 丁韵秋,Xing Xiao Sheng 邢啸声,Natalie Miel 娜塔莉•米耶尔,Zhao Peizhi 赵培智
其实,雷米·艾融已经是中国的老朋友了,这位在法国屡获荣誉,被授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勋章的法国美术家协会前主席早在15年前就来过中国,而在这其中他一直往返中法两国,致力于两国艺术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本次展览展出了雷米近十年来创作的四十余幅作品,通过静物、风景、画室等系列比较全面的呈现了他的艺术探索和多元创作。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开幕酒会
展览名称“过去的现代”取自于艺术家好友热拉尔·弗罗芒热(Grard Fromanger)对于雷米的评价。“你(雷米)属于这一个血脉:塞尚、毕加索、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弗朗西斯·格吕贝(Francis Gruber)、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阿尔伯托·贾科梅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形而上学绘画、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当然,所有这些时期都让我们沉浸到一种‘过去的现代’,而同时让我们进入一种回到根基的深度。而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一种新的语言才能够/应该产生出来。你紧跟时代,以一种简单直接,而且充满力量和令人感动的严格而正确的方式,毫不退缩地坚持着这一使命。”
展览现场
这一使命,更像是对现代主义的回溯和深挖。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雷米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寻求从过去的经典中探索无限的艺术启发,通过工作室创作和深入自然写生进行绘画实践。对前人艺术语言的探索令雷米真正开始深深地爱上绘画,并决意把一生都献给它。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正如阿尔伯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所言:“有些事情我要重复,因为它们从来都没有被说够。”对于雷米·艾融而言,过去一直都是存在的并始终处于生长之中。艺术的发展并不像科学技术发展那样是一个线性的对过去进行全盘覆盖的历史,所有大师在艺术中的地位永远存在并影响着当下。“拉斐尔、库尔贝、莫奈、委拉斯贵支……他们都不是过去式,他们是鲜活的,我希望和他们共同前行。大师和大自然是我创作的两大源泉,用大自然比对大师的语言,同时用大师比对大自然的语言,这是我无穷的力量,”雷米在采访时说道。
静物作品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西方当代艺术总是认为从杜尚开始,是对过去艺术的一种决裂,它切断了和过去的联系。而我认为艺术的学习需要回到本源,过去永远存在,它不该被掩埋在历史之中死去。”在雷米的艺术之路上,伦勃朗的版画让他关注到在光线中抽象的表现可能。艺术家的笔下并非描绘事物本身,而是将生活中的现实在光线、时间、心境、笔触的融合下描绘成一种抽象的现实。而伦勃朗对于光线的呈现,给予雷米极大启发——如何把所要描绘的对象抽象的提炼出来是他一直探索的课题。
展览现场
驻足雷米作品前的观众
仔细阅读雷米·艾融的作品,他始终寻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建立一种内在联系,看似凌乱的几何形体将画面分割成不同维度,随着微妙的色调和光线将人们引入他那“光影建筑”的迷宫之中。然而这样的超现实空间却丝毫没有失衡感,它甚至让人感到亲近和怀旧——观者随着艺术家的路径在空间中游走,时间仿佛停滞,却不是窒息的痛感,空间虽然神秘,却极具稳定感,仿佛在错落中直抵艺术家的心灵深处,共探永恒。
展览现场中外艺术家交流
正如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伊夫·柯布里所认为的, »雷米·艾融的作品用沉默和距离感实现了一种永恒。但它并不是时代之外的产物,只是一种当代时间的凝固。他的作品几乎是逾越时间的,因为与当代艺术的张扬和空洞相比,他的艺术拥有凝固时间的灵魂。 »
作品细节肌理
作品局部
细细的笔触堆积成画面的平衡,时而跳跃在布面上的鲜明色彩宛若旋律,这正是雷米追寻的艺术的诗意。他不为西方画坛那新潮的起伏所动,始终坚守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回归经典,回归自然,并在一次次回溯中找到自己的独特感受,保持着鲜活而丰富的创造力。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执行院长,创作研究部副主任赵培智接受媒体采访
著名艺术家朝戈接受媒体采访
著名艺术家朝戈也是雷米·艾融的老朋友,“雷米是个温和的知识分子。”朝戈如是评价道,“向过去回望,而不急于前行,是在这个多方向而匆忙发展的时代下一种难得的智慧。当人们面临不断刷新的困境时,回顾会给我们新的收获和理解力,雷米始终坚守绘画的梦想,我们的认同彼此鼓舞。”
雷米的温州写生系列作品
的确,回望和坚定也需要勇气和力量。早在一个世纪前,在西方已经产生了“绘画已死”的说法,那雷米坚守的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话题。”雷米在采访时表示,“现代性就是架上绘画,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代替感性、目光和画笔。绘画对于色彩、视觉和人内心的触动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本源的。这也是我为何非常喜欢中国的原因,无论从古代的水墨还是现代的架上绘画,中国都始终是一个绘画大国。而她现在又保持着鲜活的活力,她如同一个文艺复兴的国家,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或者十七世纪法国路易十四的时代一样,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传统,希望中法两国的年轻人都能在当代艺术的沙漠中各自坚守住绘画的本源,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复兴。”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

Passé Moderne, exposition solo de Rémy Aron à Pékin, Chine

过去的现代  Passé Moderne

雷米•艾融个展  Exposition solo de Rémy Aron

酒会:2019年7月20日(周六)下午3:00

Opening: 20th July 2019 at 3:00 pm

时间:2019年7月18日 – 8月17日

Duration:  18th July – 17th August 2019

地点:ICI LABAS 艺栈,798东街艺术区#D10

Gallery   » ICI LABAS  » 798 Dong Street # D10  Beijing

周二-周日10:30 – 18:00,周一闭馆

Continuer la lecture de « Passé Moderne, exposition solo de Rémy Aron à Pékin, Chine »

Peinture & Nature : Wenzhou – Versailles | Allocution de Rémy Aron au vernissage le 4 avril

Versailles, le 4 avril 2019, vernissage de l’exposition

Peinture & Nature : Wenzhou – Versailles
(Kreega提供的中文翻译见后)

Monsieur Rémy Aron prononce son allocution lors du vernissage.

Monsieur le Ministre conseiller,

Monsieur le Maire,

Mesdames et Messieurs les distingués invités,

Chers amis,

Bonjour à tous,

Je suis très honoré de prononcer devant vous ces quelques mots et veux commencer par remercier particulièrement Monsieur François de Mazières, le Maire de Versailles pour son engagement à nos côtés, depuis le début de ce projet de « peinture et nature » en Chine.

Je remercie nos partenaires chinois de Versailles et de Wenzhou, Cyril Wu, et Zhu Jianpeng pour leur énergie depuis que je les ai entrainés dans cette idée.

Je remercie aussi les artistes chinois et français qui ont participé avec une grande bienveillance professionnelle à ce séjour en Chine.

Nous retrouver à Versailles ici ce soir pour cette exposition franco -chinoise est un moment particulièrement riche de sens car Versailles depuis le XVIIe siècle est bien la ville où est née toute la culture occidentale, la référence incontestable pour les arts-plastiques, l’architecture et les jardins.

Comme président de l’Association française des arts plastiques, et comme peintre, je vais depuis quinze ans très souvent en Chine où j’ai noué de profondes relations, amicales et professionnelles, qui m’ont fait découvrir ce grand pays et l’importance de ses artistes.

La Chine est le grand pays de la peinture. En effet, en Chine, la peinture est respectée et vénérée comme le véhicule principal, du passage entre le concret de notre présence matérielle au monde et les questions sans réponses qui touchent à l’infini des choses l’éternelles.

Je suis bien conscient de l’importance spirituelle de la Chine d’aujourd’hui qui œuvre pour une modernité qui s’appuie sur les traditions et je me trouve en accord parfait avec la voie de cette pensée.

D’ailleurs, le travail d’après nature, bien compris, correspond à la vraie modernité de notre temps car cette modernité se trouve dans le bon équilibre entre les maîtres de tous les temps et la réalité du monde actuel qui doit assumer toute l’histoire du vingtième siècle.

En effet, devant la nature il ne s’agit pas de faire un bon tableau mais de faire de la peinture, c’est-à-dire plonger dans cet espace original qui est l’alchimie de tout son être en communion avec l’Univers.

Nous participons, en peignant dans la nature, à l’espace et à la lumière et là se trouve l’essentiel, tout en conservant comme viatique et comme idéal, l’objectif de Cézanne et tenter de faire du Poussin d’après nature.

C’est comme cela que nous allons continuer cette belle aventure qui reste un exercice irremplaçable pour le peintre.

Je souhaite aussi faire comprendre que le regard des peintres sur la nature dans notre temps où les préoccupations écologiques sont nécessaires, est une richesse magnifique qui est offerte à l’Humanité pour l’aider à regarder la beauté des choses et prendre soin de notre planète.

C’est pourquoi nous allons continuer à construire un pont très solide entre les artistes de France et de Chine afin de favoriser le dialogue et le partage complémentaire, de nos deux civilisations.

La visite en France du président Xi et le 55e anniversaire des relations diplomatiques entre la France et la Chine me donne l’occasion une nouvelle fois de dire publiquement que la Chine et ses artistes sont probablement le seul espoir d’une Renaissance artistique pour le monde.

Je tiens enfin à remercier chaleureusement le Géant des Beaux-Arts qui est notre partenaire français et qui a envoyé pour nous, en Chine beaucoup de matériel de peinture.

Je vous annonce aussi officiellement, qu’avec mon ami Patrice de La Perrière, le rédacteur en chef du magazine Univers des Arts et notre cher ami Thierry Liu, le secrétaire général de l’AFAP, que je remercie aussi bien chaleureusement, nous créons à partir du mois de juin, pour une sortie trimestrielle, des « Cahiers de Chine » seront intégrés dans le Magazine, traduits dans nos deux langues.

Ces « Cahiers de Chine » seront un outil supplémentaire au service des relations, à un haut niveau, des artistes de nos deux pays.

Avec cette Renaissance que la Chine nous propose, dans la confiance et l’amitié, et autour des Nouvelles routes de la soie, je suis convaincu que nous allons bâtir un monde de paix et d’harmonie où le regard des peintres aura une belle place.

Merci.

中文:

凡尔赛宫,2019年4月4日,《温州遇见巴黎》展览开幕

绘画与自然:温州凡尔赛宫
(本中文翻译根据Kreega提供的现场翻译整理)

雷米·艾融先生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公参先生,

市长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尊贵的来宾们,

亲爱的朋友们,

各位好:

我很荣幸有机会在你面前说几句。首先我要感谢凡尔赛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François de Mazières)先生,因为他自从在中国开始的“绘画与自然”项目开始以来就一直给予我们坚定的支持。

我还要感谢凡尔赛和温州的中国合作伙伴,吴志平和周建鹏自始至终的积极推进。

我还要感谢积极地以很高的专业水准参与这次中国之行的中国和法国艺术家们。

今晚在凡尔赛这个地方开展这次中法展览是一个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因为自17世纪以来凡尔赛正是整个西方文化诞生的城市,对于造型艺术、建筑和园艺来说,它是绕不开的参照。

作为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和画家,我经常性访问中国已经十五年有余,在那里我与许多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或者职业关系,这让我有幸发现这个伟大的国家和艺术家在那里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绘画的国度。事实上在中国,绘画承载着联系我们在世界上的物质存在与关系到无限与永恒事物的无解问题之间的通道的功能,普遍受到尊重和景仰。我意识到今天中国在精神领域的重要意义,她正在致力于创造一种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现代性。我发现自己的理念与这种思路完全一致。

当然,如果能很好地理解的写生的工作的话,它完全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现代性,因为这种现代性处于历代大师和当前世界的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上,并且必须承载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

事实上,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要制造一幅有效迎合当地市场的商品,而是进行绘画创作,也就是说,让自己沉浸这种原始空间之中,让自己的身心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

我们在描绘大自然的时候,投入到空间和光线之中,关键正在这里,并有必要保持塞尚的目标同时作为资粮和理想,并尝试从写生来创作大师普桑那样的作品。

我们将这样继续这个美的探险,这对于画家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练习。

我还要清楚地表明,在我们对生态的关注成为必要的时代,画家对自然的看法,是献给人类的巨大财富,帮助人类欣赏世界之美并且呵护我们的星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继续在法国和中国的艺术家之间搭建一座非常坚固的桥梁,通过互鉴促进我们的两个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分享。

我想借习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法建交55周年的春风,重申我的观点:中国和中国艺术家们可能是世界文艺再次复兴的唯一希望。

最后,我要热烈感谢我们的法国合作伙伴巨人美术,他们为这次在温州的写生活动提供了许多绘画材料。

我正式宣布,跟我的朋友《艺术宇宙》的社长和主编帕特利斯·德·拉佩尔耶尔(Patrice de La Perrière),感谢我们共同的朋友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总执行刘忠军,我要感谢他们的热情参与。我们从六月份开始创建季刊《中法艺术》(“Cahiers de Chine”)刊中刊,包含在《艺术宇宙》杂志中,以中法两种语言发表文章。《中法艺术》刊中刊将成为促进我们两国艺术家之间关系的新工具。

随着中国呈现给我们的文艺复兴,围绕着一带一路的春风,我满怀信心和友谊,坚信我们将建立一个和平与和谐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画家的目光将拥有美好的一席之地。

谢谢。

Zhou Jianpeng offre à Monsieur François de Mazières, maire de Versailles, le catalogue de l’exposition.
L’installation de l’exposition dans la salle des fêtes de la Mairie de Versailles.
Vernissage de l’exposition.
Colloque avant le versnissage.

当巴黎遇上温州 | 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在凡尔赛拉开帷幕

“ 中国和中国艺术家们可能是世界文艺再次复兴的唯一希望。”

—— 雷米·艾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和夫人彭丽媛于2019年3月24日-3月26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这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即体现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又将双边关系持续向前推进、迈上新的台阶。中法两国第一夫人还特别提出了对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入的殷切期望。

凡尔赛市政厅

在习近平总书记结束法国友好访问结束之际,“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于当地时间4月4日18:45在凡尔赛市政厅隆重开幕。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系列活动,正是建立在中法人民深厚友谊的基础之上。活动初于2018年2月12日在法国凡尔赛正式启动,2018年5月13日-28日在温州举行展览、学术研讨、写生创作等一系列活动。这次凡尔赛展览是温州写生活动中两国艺术家作品的展览,也是他们来到法国进行写生创作和交流。

“当巴黎遇上温州”系列活动历时一年多,得到了两国各级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出:一、中法两国政府对文化艺术交流等层面的高度重视;二、两国人民对文化深层次交流的需求;三、文化交流的形式-艺术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共通语言;四、“请进来”与“走进去”的深层次交流,树立文化交流的标杆。

▲开幕式之前的研讨会现场

▲开幕剪彩仪式

“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法国交流活动,由法国凡尔赛市政府、温州市文广旅局主办;温州市外侨办、永嘉县人民政府、文成县人民政府、鹿城区旅游文化局、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委会、温州市文化产业促进会协办;永嘉楠溪书院、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法国浙江商会、巴黎艺尚文化协会承办;并得到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中共永嘉县委统战部、永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温州市楠溪江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市书画院、温州市美术家协会、法国天然居餐饮连锁、法国太平洋通出版集团、北京美沃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红螺书院、永嘉箬溪艺术村、法国浙江商会、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永嘉联谊会、集合集团、欧洲巨人公司、华夏大地等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展览展出雷米·艾融、安德烈·布布奈尔、让-达尼埃尔·布瓦尔、菲利普·德盖讷、阿尔伯特·哈吉嘎乃夫、皮埃尔·乐卡什、奥利维耶·德·马齐埃、娜塔莉·米耶尔、克雷芒汀娜·奥蒂耶、刘曦林、程大利、尹舒拉、蔡瑞蓉、张谷旻、陈航、李江峰、朱沙、李学峰、庄重、夏理斌、周建朋、刘梅子等22位艺术家的近80件以描绘山水永嘉的绘画精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给法国乃至世界人民,促使他们对中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在经济等层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凡尔赛市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先生、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梁成喜主任、温州文广旅局李方喜副局长,法国浙江商会陈永锡会长,法国华侨华人会蔡君柱秘书长,法国浙江商会名誉会长吴志平先生,中方艺术家张谷旻、陈航、李江峰、朱沙、庄重、周建朋,法方艺术家雷米、安德烈·布布奈勒、让·达尼埃尔·布瓦尔、阿尔伯特·哈吉嘎乃夫、皮埃尔·乐卡什、奥利维耶·德·马齐埃、娜塔丽·米耶尔、克雷芒汀娜·奥蒂耶以及中法两国各界人士2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开幕仪式。凡尔赛市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温州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李方喜、法国浙江商会会长陈永锡、法国华侨华人会第一副主席郑金标、中国驻法使馆文化处处长梁成喜、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周建朋、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会长雷米·艾融分别致辞。

法国凡尔赛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先生开幕式致辞

凡尔赛市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在致辞中称“这些交流活动必将催生更好的相互理解,分享对美与卓越的渴望。这次活动既是对艺术的讴歌,也是增进两国友谊的契机。”

温州市文广旅局李方喜副局长开幕式致辞

温州市文广旅局李方喜副局长在致辞中称这次“遇见”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丽邂逅,这是一场穿城而过的塞纳河和温州母亲河瓯江的激情相约,也是一场‘浪漫之都’和‘温暖之州’的深情交融”。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处长梁成喜开幕式致辞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处长梁成喜在致辞中盛赞此次艺术交流活动,并且“希望以此为基础,中法两国能有更多的地方城市和机构个人加入到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潮中来,为进一步紧密两国友好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国浙江商会会长陈永锡开幕式致辞

▲当巴黎遇上温州策划人之一、北大博士后周建朋开幕式致辞

“当巴黎遇上温州”策划人之一、北京大学博士后周建朋讲到:“中法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许多可以交流、沟通的地方,但毕竟处于世界的东西方,地理环境、文化哲学、生活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隔阂与不解,其实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交流的必要性。这次中法艺术家深层的交流便是见证。艺术,促使人与人、国与国没有了界限,也是艺术把美带入人间;我们是美的消费者,也是美的创造者。”

▲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会长雷米·艾融开幕式致辞

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会长雷米·艾融讲对写生活动寄予厚望,他说:“我们将继续这种美的探险,这对于画家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练习。我还要清楚地表明,在我们对生态的关注成为必要的时代,画家对自然的看法,是献给人类的巨大财富,帮助人类欣赏世界之美并且呵护我们的星球。”

他还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继续在法国和中国的艺术家之间搭建一座非常坚固的桥梁,通过互鉴促进我们的两个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分享。我想借习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和中法建交55周年的春风,重申我的观点:中国和中国艺术家们可能是世界文艺再次复兴的唯一希望。”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张谷旻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

“当巴黎遇上温州”系列活动,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美丽邂逅,这是一场穿城而过的塞纳河和温州母亲河瓯江的激情相约,也是一场“浪漫之都”和“温暖之州”的深情交融。本次活动圆满成功,即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也是向中法建交55周年献礼。期待,在新时期下用艺术的语言来深入了解彼此浓郁的文化底蕴;用艺术的形式搭建起文旅交流的桥梁;用艺术的本体构筑文明的世界。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陈航先生在研讨会上发言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朱沙在研讨会上发言

北京画院专职画家李江峰在研讨会上发言

在开幕式之前中法艺术家举行了一次深度的研讨会,就20世纪在中国和西方绘画艺术的演化、法国和中国社会中的艺术家、画家和大自然,绘画和大自然、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四个议题进行了探讨。中法双语研讨会由太平洋出版社社长朱人来主持,通过巴黎知名文化翻译传播机构Kreega的刘忠军先生提供的交传服务进行。早在温州展览时,中外画家就进行了一整天的研讨会,研讨会的所有发言都已经收录在本次展览的画册中,可以联系北京红螺书院购买或者查阅画册,也可以联系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或者各大图书馆查阅。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周建朋与凡尔赛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互相赠送画册

参观法国艺术家工作室

参展艺术家和组织方在法国艺术家的花园里合影

张谷旻教授在凡尔赛挥毫写生

据悉,为期15日的中法艺术家还将在凡尔赛和法国其他地方展开写生活动。凡尔赛市政厅的展览将持续到4月18日,每逢周末暂停展览。

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

           “10月20日,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前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应邀来到大芬美术馆为公众带来了题为“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的公益讲座。大芬美术馆馆长刘亚菁、副馆长张可、大芬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非以及众多美术爱好者参加讲座。雷米·艾融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来阐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油画的历史与人类史之间的关系,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了中西方艺术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指出了中国文化对于人类艺术发展史,以致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意义。

 主讲:雷米·艾融(Rémy Aron) 整理:王茂琦   校对:刘忠军


            编者按:10月20日,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中国绘画研究院研究员,前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应邀来到大芬美术馆为公众带来了题为“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的公益讲座。大芬美术馆馆长刘亚菁、副馆长张可、大芬美术家协会主席谢非以及众多美术爱好者参加讲座。雷米·艾融通过自己的创作理念来阐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油画的历史与人类史之间的关系,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了中西方艺术的相似性和不同点,指出了中国文化对于人类艺术发展史,以致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意义。以下是雷米·艾融讲话内容的概括和翻译。

深圳市大芬美术馆报告厅讲座时聚精会神的听众。

绘画是人类的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说起艺术,大家经常谈的是艺术的整体,却忘记了艺术像体育一样,是由各种门类构成的。艺术的表达只能通过各种艺术门类才能实现:如绘画、雕塑、等等。

所以我这里只想说绘画这个艺术门类。

雷米·艾融(Rémy Aron) 《静物》 布面油画  97cm x 200 cm
“我很喜欢画室,因为这里有很多触手可得的天然素材。”

01  雷米·艾融的艺术道路

        我15岁开始学画,那时的我不会任何的绘画技术,也没有任何绘画的知识,我只想用颜色表达我的感受。绘画那时是一种需要,我的创作只能说是“原生艺术”

当我进入了巴黎美术学院的时候,面对的是抽象艺术,在我的导师古斯塔夫·桑齐埃(Gustave Singier)的画室,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然而,我在那里依然学到了某种绘画的感觉。

1972年从巴黎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我开始陆续跟一些画廊合作。但是在那个时期,我对自己的绘画实践很不满意,可以说我常常感到忧郁和迷茫。

雷米·艾融(Rémy Aron) 《窗户》 布面油画  195cm x 97 cm
“这是窗户,我们可以观察它的结构和空间。”
        后来在我的老师罗吉·普兰(Roger Plin)的指导下,我开始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开始大量地写生, 包括人体、动物、风景还有静物。罗吉·普兰可以说是我寻找艺术源泉的道路上的偶遇,但是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真正进入了绘画艺术的大门。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全身心投入到对绘画的认知和爱。后来我又跟画家让·贝尔多乐(Jean Bertholle)结识并合作。这个时期,我大量地参观博物馆,大量地临摹大师的作品,同时进行了一次自我重新认识的探险。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发现了内心深处的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探索自然,并从自然的光和形获得灵感,从而创造属于我自己的构图。这条道路也是我从哪些大师,即便是抽象画的大师的成长道路中看到的,因为在自然与绘画的关系是相当抽象的。就像画家毛里斯·丹尼(Maurice Denis)所说的,绘画“其实是在一块画布上把一些颜色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组合”。绘画就是将特定的颜色在画布的范围内组合起来,而创作就是按照光和影把它们组织起来,达到色彩力量的和谐。无论是中国或者西方的画家,世界是通过光来展现出来的。因此,中西画家都是在探索这个本质。此外,作品也是画家个人的内心生活的足迹或者表达。画家通过作品表达他与世界的关系和他自我的感受。通常,他表达的是连自己都不知道的自我存在。画家是把绘画当做表达自己情感,表达生活的一种方法。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画家都把升起的朝阳看做新的快乐旅程的开始。画家都知道,无论我们画的是裸体,静物还是风景,它们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镜子,我们只是通过自然表达我们的情感。我特别强调,画家在画画的时候,其实他画的不是东西,而是画家面对光线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景象的情感。

雷米·艾融(Rémy Aron) 《白色室内和红楼》 布面油画  130cm x 165 cm
“这是我对画面进行探索的作品之一,白色系列。画面上所有的形式都是空间的标点符号。”

而且,我听说中国的百科全书将我的创作定义为“空间主义”,就是说通过绘画这个工具去思考空间和光线。我从具象中去寻找抽象,并且从抽象中去寻找具象。所以我可以欣然接受“空间主义”作为我的创作思考的表述。

02 近现代西方艺术发展到当代艺术

         下面我给大家简要回顾一下绘画发展的历史。绘画史和人类文明史是不可分割的。十九世纪时,在画家德拉克罗瓦(Eugène Delacroix)去世之后,欧洲的绘画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绘画流派。新的世界艺术史正是在这个时候的法国书写的。

首先,摄影技术的产生,不仅解放了绘画,也给绘画带来了新的威胁。绘画过去确实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生产现实的影像,另外一个则是诗意的表现,即艺术作品的功能。摄影解决了对相似影像的需求,但是它展现出来的影像是平面的,因为摄影是通过一只眼睛来看世界的。人类看世界是包含深度的。正如画家,人看世界是通过思维,随着他的视线所及在空间中随心所欲地漫步。正如塞尚所说“把世界看成三角体、立体和圆柱吧”,我想补充说,不要看成三角形、圆形或者四边形。他也说,画画要包含景深。

在照相机被发明之前,世界的现实都是通过画家的绘画来表现的。然而在摄影里,它还原出来的图形是平面的。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人很上相,就是说在照片上看起来很漂亮,这是说你的平面好看。但实际上,这与事实不一定相符,也就是说立体而言就不一定了。

可是我们也可以说摄影技术激励和解放了绘画。因为在那个时候绘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和照相机在描绘现实上进行斗争,就是充当救火员;要么就要去思考怎么样进一步通过绘画表现出内在更深层的情感。这就是莫奈和塞尚所做的贡献。莫奈的表现方式是用颜色和光的流动来表现个人诗意的情感,而塞尚则曾经是立体主义的先驱,他对空间及物体的几何属性和结构进行了自己独特的探索。

所有重大的艺术流派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诞生在法国的,如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文明的残酷自杀,最具有良知的艺术家都是和平主义者。他们创立了达达主义运动,毅然抛弃了将欧洲最文明的两个民族推向战争的传统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个时候,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1917年在纽约展出了《泉》,他的小便池这件作品,并且总结陈词说:“我是艺术家,我愿什么是艺术,它即是艺术”。

从那以后,每个所谓的“概念”艺术家都在发明自己的艺术语言,而我们可以说这种 语言的唯一使用者就是他自己。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重大问题。当代艺术的源头就是这个历史时期,同期也产生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诞生和流行。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另外找时间来详谈。

所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以杜尚为始作俑者,一切都可以被称作艺术,再也不需要共同的艺术语言、不需要传统、不需要对大师的热爱,也不需要学习或者遵循任何规律。艺术就是一个孤独的个人直接面对自己的孤独,并被深深地锁在永恒的沉默之中。

作为画家,简单来说,我对这种在全球泛滥的所谓“当代艺术”,充满了怀疑。因为对我来说,画家的创作是位于两个压力之间的。一方面是传统,即过去大师的沉重和快乐,另一方面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欲望和感受。

雷米·艾融(Rémy Aron) 《红色天空》 布面油画  162cm x 130 cm
“我也喜欢画一些想象的风景画,一种在空间中徜徉视线的游戏。”

我并不是在说这很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很容易偏颇一方。这是绘画这一伟大探险中每天都在经历的斗争,其中偶有欢愉,可是也充满了许多绝望的时刻。可是,我们可以希望有时候能遇到这样的神圣时刻,发现自己处于中庸的位置,并且体会到在自己、世界和事物之间非同寻常的和谐。

03 本世纪将是中国世纪

         我投身绘画50载。15年以来与中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年,我经常来中国访问艺术家和举办展览。在我看来,在中国绘画是一种高级思想的载体,并且承载着从物质之精神通向永恒问题的功能。而且,中国凭借她的智慧,保持了艺术、哲学、和爱的历史传承。如今,中国跻身于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在她把科学技术作为创造人类舒适生活的必需进步的领域,可是同时赋予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以十分重要的位置。事实上,中国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我们也想重新看到对自然绘画的兴趣。有一些法国学生来到中国以后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感觉在这里能够真正学习绘画。确实,中国已经汇集了所有让这个世纪成为中国世纪的元素:经济、古老的文化、传承的力量和勤劳的人民。不要忘了,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然后在17世纪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和巴黎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一直到1945年。那个时候,美国强加给了我们与传统决裂的文化实践。现在我想做的就是号召大家一起利用传统的力量,在新的世纪里为我们的艺术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共同回到自然之路,并且用我们画家的眼光来凝视她。

而且,四五年前,我就发现中国将会成为了世界上最生态的国家之一。因为中国人自然地流露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中国的各个风景画流派是中国绘画的精彩的组成部分。

在欧洲,风景画到今天整体来说是被遗忘的。确实风景画在西方诞生很晚。我们是到1860年代才开始关注自然,最早的就是法国巴黎南郊诞生的巴比松画派。我知道,中国艺术家和欧洲艺术家在艺术和精神上的追求肯定是不同的,这一点也可以专门开一个讲座。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够保持我们各自的文化之根,并且共同努力为世界绘画开创一个新的起点。

04 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评点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画作通过黑白的色调变化来表现,从而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画和西方绘画中空间表达的不同方式。这也是一个广阔的可以单独讨论的话题。

下面是雷米·艾融先生介绍的作品。

评点:这是法国点彩派构图大师乔治·修拉(Goerges Seurat)的素描稿,
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境界。

评点: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直接通过构图表达着一种纯朴和自然的情感。

点评:中国明代画家王履的作品

点评: 法国立体主义的先驱塞尚的素描稿与中国明代的画家王履的中国画中的形状相似。

评点: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的这幅画是法国十七世纪绘画的巅峰之作。

最后,我要热烈地感谢大芬博物馆和这次讲座的主办方。我将持续关注这个画家之村,还有这里每天都洋溢着的对绘画的热情。

05 主讲人雷米·艾融简介

主讲人:雷米·艾融(Rémy Aron)
男,1952年出生于法国苏雷斯尼

雷米·艾融毕业于巴黎美院,是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从1974年以来在法国、欧洲和中国举办和参加众多个展、集体展览以及重大艺术沙龙。

获得的重要荣誉奖项有:

  • 法国政府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 1979年获得委拉斯开兹之家创作奖金(Casa Velasquez);
  • 1982年大巴黎地区议会奖;
  • 1985年法兰西基金会努夫拉尔奖(Prix Nouffard)一等奖;
  • 法兰西美术院艺术大奖;
  • 法兰西艺术家金奖;
  • 泰勒基金会(Fondation Taylor)费南德·柯尔蒙(Fernand Cormon)大奖。

王茂琦根据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先生的讲座《我的创作理念和对大自然的凝视》整理,原载于《大芬美术》杂志2018年第4期《学术沙龙》版块。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和《艺术小宇宙》公众号授权发布,欢迎转发,严禁复制转载;需要转载请申请原作者和《大芬美术》杂志社授权。

杨飞云院长致《中法艺术》杂志创刊的贺信

Yang Feiyun
Yang Feiyun
Yang Feiyun, président de l’Académie chinoise de la recherche de peinture à l’huile de l’Académie des Arts de Chine
« de 4 »

尊敬的帕特利斯先生、尊敬的雷米先生:

欣闻《艺术宇宙》杂志将创立《中法艺术》刊中刊,我对此感到高兴并愿意尽绵薄之力。

中法两国艺术有着历史的渊源,特别是在油画艺术领域,中国油画直接受益于法国的影响。上世纪初叶,中国第一代油画家远涉重洋赴法求艺取经,将油画教学体系引进中国,奠定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基础。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油画在学习西方油画语言形式的过程中,自觉地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油画发展的探索道路,体现出中国气质和审美品质。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条件各异,但中国油画一直以欧洲油画为标杆,从未离开传统文化的影响。几代画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虔诚学习西方艺术经典的过程中,以饱满、深厚的情感同时关注中国的现实,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中,融汇了中西方传统艺术精华,烙上了鲜明的时代与现实印记而形成了中国油画的本土特色。

我们感恩法国艺术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十九世纪以来巴黎一直是艺术家实现梦想的摇篮,很遗憾现今的西方在不断放弃自己的传统,各种现代思潮也在影响中国年轻的艺术家。我们两国的艺术家都需要重新看待我们的历史和现实,在各个方面展开有益的探讨,促使我们的艺术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我期待贵刊创办的栏目在未来对中法艺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谨向你们的付出表示敬意!祝一切顺利!

杨飞云

2019.2.23

Lettre pour les « Cahiers de Chine » de Yang Feiyun, président de l’Académie chinoise de la recherche de peinture à l’huile de l’Académie des Arts de Chine

 

Yang Feiyun
Yang Feiyun, président de l’Académie chinoise de la recherche de peinture à l’huile de l’Académie des Arts de Chine
« de 4 »

Cher Monsieur de la Perrière, Cher Rémy Aron,

Je suis ravi de la création des Cahiers de Chine dans le magazine Univers des Arts et souhaite y apporter mon humble contribution.

L’art s’est développé en lien étroit entre la France et la Chine, en particulier dans le domaine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où l’art chinois bénéficie directement de l’influence française.

Au début du siècle dernier, les peintres à l’huile chinois de la première génération ont traversé les océans pour rechercher et apprendre cet art. Ils ont fini par introduire tout le système d’enseignement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en Chine, jetant ainsi les bases de l’éducation artistique chinoise.

Après un centenaire d’évolution, dans le processus d’apprentissage du langage et les formes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occidentale, la peinture à l’huile chinoise s’est délibérément engagée dans une voie d’exploration différente de celle du développement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occidentale.

Ce choix reflète le tempérament et la qualité esthétique de la Chine.

C’est une démarche difficile, mais malgré la différence des contextes historiques des diverses époques, les peintures à l’huile chinoises ont toujours été basées sur des peintures à l’huile européennes mais n’ont jamais abandonné l’influence de la cultur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Plusieurs générations de peintres ont déployé des efforts considérables pour étudier les classiques occidentaux tout en investissant de profondes émotions dans la réalité chinoise.

Dans le contexte des grandes transformations dans la société chinoise au début du 20e siècle, les peintres ont intégré dans leur création la quintessence des deux grandes traditions artistiques et ont été marqués par leur époque et leur réalité, afin de forger les caractéristiques spécifiques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chinoise.

Nous sommes reconnaissants pour la contribution de l’art français à la culture humaine. Paris est depuis le 19e siècle le berceau où se réalise le rêve des artistes. Malheureusement l’Occident ne cesse aujourd’hui d’abandonner ses traditions et les tendances trop « contemporaines » affectent les jeunes artistes chinois.

Les artistes des deux pays doivent revisiter leur histoire et leur réalité, et mener des discussions utiles sur tous les aspects de la vie artistique, afin de faire marcher notre art sur le chemin de la vérité.

J’espère que les rubriques ouvertes dans votre magazine auront dans l’avenir un impact positif sur l’art chinois et français.

Je voudrais rendre hommage à votre contribution afin que tout aille pour le mieux !

Yang Feiyun

Le 23/02/2019

Cahiers de Chine

待修改项目:

雷米·艾融致《中法艺术》专刊发刊词

我第一次与中国相遇到现在快15年了,我很快就认识到促进中法两国艺术家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鉴于中国和法国当前的状况,这种联系已经成为,并将是未来世界艺术发展的引擎之一。

中国确实是一个伟大的绘画的国度,因为绘画代表了这个伟大文明的知识生活的顶峰。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画家和法国艺术家协会的主席,我一直想创立一个促进我们两国艺术家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的工具。

今天,帕特利斯·德·拉佩尔耶 尔和《艺术宇宙》杂志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绝佳的机会。

我们将能够借助杂志常规发行的机会,就是说每年3次,围绕绘画和造型艺术进行交流。

在中国让艺术家能够继续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真正影响的重要机构将被邀请全面参与《中法艺术》专刊的编辑出版和内容,当然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以及油画与中国画研究院将被邀请参与杂志未来发展方向的抉择。

这些《中法艺术》同时也将着重展示中国艺术教学的成就。

因为在中国艺术教学仍然是按照整个艺术史证明的自然的方式构建。正是因为有这些重要的教育机构,自然地源于经典实践,基于大师的传统和面对自然的眼光,所以我们才能期望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代真正的现代性。

当然,这些教育方法在中国保持了鲜有的恰如其分,所以对全世界来说是巨大的财富。

然而在西方,我们却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个性发展和涩艺术的创造力上,我们希望在《中法艺术》里培养造型艺术的诗意,并且让世界各地的所有丰富多彩的对艺术表达的探索都得到展示。

我们将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做出贡献,因为它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因为正如我们的中国朋友所设想的那样,绘画正是让人类生活舒适的物质领域与全人类固有的无解的问题之间的通道。

最后,为了项目的顺利运行,我们必须完全透明并且清清楚楚。

它不是纯商业运作,而是我们倾注信心的文化工具。

《艺术宇宙》已经是一本很老的杂志,他们友好地,甚至说向家人一样,向我们敞开了大门,所以我们应该寻找各种办法,为我们的《中法艺术》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大家都应该帮忙寻找赞助商、支持者、画廊甚至广告,以便让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内容。

让我们祝福《艺术宇宙》的《中法艺术》专刊青春永驻,让我们将把它建成通向艺术复兴的桥梁。

2019年1月

Présentation des « Cahiers de Chine »

Quand j’ai rencontré personnellement la Chine il y a bientôt 15 ans, il m’a très vite paru essentiel de favoriser la relation entre les artistes de Chine et de France.

Cette association, étant donné le contexte chinois et français, est déjà et sera dans l’avenir un des éléments moteurs de l’art dans le monde.

La Chine est en effet le grand pays de la peinture car la peinture représente le sommet de la vie intellectuelle de cette grande civilisation.

C’est pourquoi comme peintre et comme responsable d’association en France, j’ai toujours voulu fonder un outil qui permette une meilleure compréhension et entre les artistes de nos deux pays.

Aujourd’hui, Patrice de La Perrière et l’Univers des Arts nous ont offert cette belle opportunité.

Nous allons pouvoir développer lors des parutions régulières du magazine c’est-à-dire 3 fois par an des échanges autour de la peinture et les arts plastiques.

Les grandes structures qui permettent aux artistes de continuer à avoir une vraie influence sur l’évolution des arts en Chine, seront associées pleinement au contenu éditorial de ses cahiers de Chine, bien entendu si elles le désirent.

L’Association des artistes chinois, l’Académie nationale de peinture de Chine ou les Académies de recherche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et de la peinture chinoise, seront, en effet, associées aux choix à venir.

Ses « Cahiers de Chine » monteront aussi toute l’importance des formations et des apprentissages en Chine.

Car les formations continuent à être structurés naturellement d’une façon éprouvée par toute histoire de l’art. C’est grâce à ses grandes formations, issues naturellement des pratiques classiques qui s’appuient sur la tradition des maîtres et sur le regard sur la nature que nous pouvons espérer une vraie modernité pour notre époque.

Ces formations conservent bien entendu une pertinence rare en Chine ce qui représente une richesse immense pour le monde tout entier.

Alors qu’en Occident nous avons mis toutes nos préoccupations sur les démarches individuelles et la créativité brute, nous espérons cultiver dans les pages de ce « Cahier de Chine », la poésie plastique et faire connaître toutes les aventures de la diversité des expressions qui sont foisonnantes dans le monde.

Nous allons contribuer à produire une union des traditions et de la modernité car c’est la seule voie pour un développement durable dont nous avons besoin car comme le conçoivent nos amis chinois la peinture est bien le passage entre les domaines matériels du confort de la vie humaine et les questions sans réponses, inhérentes à toute l’humanité.

Enfin, il faut être tout à fait transparent et clair pour la bonne marche de notre projet.

Ce n’est pas une opération commerciale mais un outil culturel auquel nous croyons beaucoup.

L’Univers des arts est un magazine déjà ancien qui nous ouvre ses portes dans une relation amicale et on pourrait dire presque familial, donc il faut trouver des moyens, tous ensemble, pour financer de manière pérenne notre « Cahier de Chine ».

Chacun doit trouver des sponsors, des soutiens, des galeries ou même de la publicité pour que les choix éditoriaux soient le plus libre possible.

Espérons longue vie aux « Cahiers de Chine » de l’Univers des arts que nous allons construire comme un pont vers une Renaissance.

Janvier 2019

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与《艺术宇宙》签约创刊《中法艺术》刊中刊,致力于推动中法艺术界之间的交流。

Univers des Arts
当代具象艺术杂志

点此下载协议文本。

巴黎,2019年1月11日

《艺术宇宙》杂志的主编兼社长帕特利斯·德·拉佩尔耶 尔希望开设中国艺术时事专栏。因此他邀请艺术画家 雷米艾融,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 研究员,负责并领导该杂志与中法艺术交流相关的部 分。

其中包括辩论、历史问题、艺术教学和教育信息,艺 术协会等机构,以及所有关于中国和西方艺术家展览 方面的信息。所有这些内容都将以刊中刊的形式出现 在每期《艺术宇宙》杂志中(刊中刊的页数待定), 目前每年3期。

为此,雷米·艾融先生可以经过帕特利斯·德·拉佩尔耶 尔同意成立中法双语编委会,期望所选文章以中法双 语发表。
《艺术宇宙》杂志自1994年创刊以来,主要在法国和 法语国家发行,同时也在韩国和日本发行。目前发行 量约20,000份,深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喜爱和阅读, 不仅因为文章的质量,同时也因为印刷和作品摄影的 质量。

它也通过订阅全球发售。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订阅费 每年87欧元,可收到3期杂志。付款是通过银行转账支 付给我们。同时,还必须通过邮件发给杂志社收件人 的姓名和地址: info@univers-des-arts.com

《中国专刊》编委会联系人  : M. LIU china@afap.paris


银行详细信息:
Banque Populaire-Rives de Paris
38, avenue du Général Leclerc-75014 Paris
SEROMA-UNIVERS DES ARTS
国际银行账号(IBAN): FR76 1020 7000 6104 0610 1704 895


Univers des arts  – s.e.r.o.m.a s.a.r.l.
8 rue Du Couëdic 75014 Paris
RCS Nanterre B 334 132 149 (96 B 2057) N° SIRET 334 132 149 00033
TVA CEE  : FR 11 334 132 149
IBAN : FR76 1020 7000 6104 0610 1704 895 / BIC : CCBPFRPPMTG +33 (0)1 43 27 57 98 /
+33 (0)1 43 20 35 10 / info@univers-des-arts.com www.univers-des-arts.com